老蜜蜡鉴别之望
望,顾名思义,就是看。怎么看,看那些要素,才是重点。
一、看纹路。老蜜蜡的纹路又叫云纹,看云纹的意义在于鉴别是原蜡、二代还是浆料等,这里需要借助工具强光手电,再不济,手机上的手电筒功能也可以,操作上,要从各个角度透射老蜜蜡,不能放过蛛丝马迹,也就是看透光图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闻,顾名思义,通过嗅觉去感受老蜜蜡的气味。
蜜蜡与琥珀同宗同源,不透明(琥珀酸含量高)的琥珀就叫蜜蜡,其形成原理我们小学课本都学过,在白垩纪时期,也就是中古的最后一期,距今约6500万年,多脂树类如松树和枫树等,受到自然界的伤害,出于植物的自我修复本能而分泌大量树脂,在经过地壳变化,埋藏在地下几千万年,形成了蜜蜡,简言之,蜜蜡就是树脂的化石。用手揉搓蜜蜡的表面,使其发热(物理中的分子热运动原理),从而散发出自身的气味。由于形成的树种不同,蜜蜡的气味有很多种,常见的有松香味,果香味,花蜜香味等淡淡的自然的味道,香味的浓郁程度大多和蜡质成正比关系。而假蜜蜡揉搓则发出臭味或其他刺鼻的气味,还有的是人工加香,不用搓香味就很浓,具体请脑补劣质空气清新剂的感觉。这种方法适用于鉴别材质的真假。
![]() |
一般判断一个商家是否靠谱,通过几个问题就能了解十之八九。听你问一些小白的问题,他张口就来,动不动就神奇保健疗效,佛家七宝八宝,改善风水,辟邪保平安,满嘴故事,再举什么朋友哥们兄弟戴着蜜蜡死里逃生的传奇故事,多半是不靠谱的;你问他个西亚饼子的年份,他会告诉你,到明末清初,还有专家看到明中期,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巴拉巴拉,人家国外的东西和中国的朝代有毛关系,多半是卖瞎活的老套路,从来没换过词,肯定不靠谱。商家不靠谱,你能指望他的东西靠谱吗?如果你沉浸在他的故事当中,那就离吃药不远了!
![]() |
先说温度,冬天摸上去不凉,夏天摸上去不热,非常温润,适合四季贴身佩戴;手指按上去搓,会有一种特有的掇手感,对比玉石或塑料制品差异明显;由于蜜蜡的密度大多在1.03到1.10,浮于4:1的盐水(也有极少部分浮于清水的),所以拿在手里不会像玉石类那么压手,也不会轻飘飘的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满蜜满蜡
大家都知道,蜜蜡和琥珀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透明,不透明、或半透明的就称之为蜜蜡。所以,蜜蜡里品相最好的就是满蜜满蜡!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圆珠是老蜜蜡中最稀少也是最高档次的形状,因其损耗的料比其它形态的要多,产量极为稀少,物以稀为贵,收藏价值自然也是极高的。
![]() |
![]() |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尚诚收藏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
最新评论